若望福音第十一及十二章中,主要環繞耶穌與瑪爾大、瑪麗亞兩姊妹及她們的兄弟拉匝祿的故事,而其中又以耶穌復活死去數天的拉匝祿佔最多篇幅。
拉匝祿這個名字,在聖經裏,除了若望福音這裏外,只在路加福音十六章19至25節出現過。路加的拉匝祿,是耶穌所說的比喻中的一個乞丐,用他死後得以受到亞巴郎的善待,以對比富人死後的痛苦。
若望福音裏的拉匝祿,也是與死亡有關,說的是他在死後數天,由耶穌再給予生命的故事。其實在瑪竇、瑪爾谷及路加福音中,都有記述耶穌復活死人的事蹟。主角是雅依洛(Jairus)的十二歲女兒,而地點是在加里肋亞。雅依洛是一位地方首長,他去找耶穌訴說自己的女兒要死了,請耶穌救她回來。三部福音都說到耶穌被大群人包圍簇擁,從海邊走到雅依洛家中,途中發生了患了十二年血漏婦人摸了耶穌的衣服,憑著信德得以治愈,最後來到雅依洛家,復活了雅依洛的女兒。這裏並沒有說到雅依洛的女兒死去多久。(瑪8:18-26;谷5:21-43;路8:40-56)
路加福音第七章更描述了耶穌在加里肋亞(Galilee)的納因城(Nain)復活寡婦的獨子。當時那人已在棺材內,耶穌行經,對他的母親動了憐憫的心,就開口把年青人叫起來。這裏也沒有說到青年死去多久。(路7:11-17)
若望福音沒有提到雅依洛的女兒或納因城的寡婦獨子,但詳細描述了耶穌在近耶路撒冷的伯達尼(Bethany)復活瑪爾大及瑪麗亞姊妹的兄弟拉匝祿。耶穌本來在約但河對岸,獲悉拉匝祿得病後,再在當地逗留了兩天,才召門徒到猶大去,最後在拉匝祿死後四天,才到了伯達尼,去到墳墓,將擋著墓門的石頭挪開,把已發臭的拉匝祿,從墓中叫出來,拉匝祿出來的時候,『腳和手都纏著布條,面上還蒙著汗巾』。(若11:1-44)
在這整個過程中,若望特別強調了拉匝祿已死去多天,從而也突顯了耶穌帶來生命的能力。若望也藉著這事,帶出了耶穌是生命與復活的概念:
『耶穌說:「白日不是有十二個時辰麼?人若在白日行路,不會碰跌,因為看得見這世界的光;人若在黑夜行路,就要碰跌,因為他沒有光。」』(若11:9-10)
『耶穌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若15:25-26)耶穌復活拉匝祿一事,發生在猶太人區,大大引起了猶太人的注意,司祭長和法利塞人召集了會議,擔心眾人會因而信從耶穌,又擔心引起羅馬人注意,會對猶太民族及聖殿不利,因此密謀殺害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