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大帝奮力征戰十二多年,在統治方面,主張不同民族和平共處,他在各處設立總督(Satrap), 管治人民,而最影響後世的,是他把希臘文化傳遍中東及埃及地區。 亞歷山大統治雖然短,希臘文化已在各地萌芽,與中東各地文化交接,在以後三百年,產生了許多希臘化的民風。這段時期,被十九世紀的德國歷史學家 Droysen 首先用 “Hellenism” 去形容希臘文化在非希臘人中傳播及發展的情況。"Hellenes" 是希臘文的“Greeks”,指原居住在希臘(Greece)、塞浦路斯(Cyprus)、安那托利亞(Anatolia)及南意大利(Southern Italy)的民族。現在 “Hellenistic Period” 或 “Hellenistic Age”等已成為歷史學家所用的正式名稱,以指從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後至到羅馬帝國入主的這段時期。
雖然他在公元前323年忽然逝世,引發了隨後數年(大約公元前319至287年)的承繼人之爭(the Diadochi),經歷了二三十年的戰爭後,亞歷山大打下的江山被三個王國分佔。
安提柯王國掌管馬其頓
馬其頓,亦即亞歷山大的家鄉,首先被他的將軍卡山德 (Cassander),安提帕特的長子所佔據,而亞歷山大的妻子(Roxana)、兒子、及母親(Olympias)均被他所殺。卡山德於公元前305年成為馬其頓國王,建立安提帕特王朝(Antipatrid Dynasty)。卡山德的後代被另一位亞歷山大的將軍安提柯一世獨眼 (Antigonus I Monophthalmus)的兒子徳米特利一世(Demetrius I Poliorcetes)所殺,而這個短暫的安提帕特王朝也被安提柯一世所建立的安提柯王國(Antigonid kingdom) 所取代。
公元前275年時的舊亞歷山大帝國已被安提柯(Antigonid), 仆托肋米(Ptolemy)及色婁苛(Selucid)三大王國分佔 |
安提柯王國掌管馬其頓
馬其頓,亦即亞歷山大的家鄉,首先被他的將軍卡山德 (Cassander),安提帕特的長子所佔據,而亞歷山大的妻子(Roxana)、兒子、及母親(Olympias)均被他所殺。卡山德於公元前305年成為馬其頓國王,建立安提帕特王朝(Antipatrid Dynasty)。卡山德的後代被另一位亞歷山大的將軍安提柯一世獨眼 (Antigonus I Monophthalmus)的兒子徳米特利一世(Demetrius I Poliorcetes)所殺,而這個短暫的安提帕特王朝也被安提柯一世所建立的安提柯王國(Antigonid kingdom) 所取代。
仆托肋米(或拉哥)王國掌管埃及
南面的埃及由當時被亞歷山大任命的總督仆托肋米(Ptolemy, 或譯托勒密)所管轄。他本是亞歷山大的將軍,公元前323年被任命為埃及總督,他在亞歷山大的屍體被運送回馬其頓的路上,偷了屍體,送到埃及,造成是正式承繼人的樣子,以其保佑他在埃及的王權。公元前305年,仆托肋米在埃及稱王,成立仆托肋米/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Dynasty), 或埃及稱拉哥王朝(The Lagides), 稱號為仆托肋米一世索特爾(Ptolemy I Soter), 名字的 “Soter” 是 “Saviour” 救世主的意思。拉哥王朝主要統治埃及,首都是亞歷山大港,王朝直到公元前31年,在著名的埃及妖后克麗奧佩特拉七世 (Cleopatra VII) 的時期被羅馬帝國入主。
南面的埃及由當時被亞歷山大任命的總督仆托肋米(Ptolemy, 或譯托勒密)所管轄。他本是亞歷山大的將軍,公元前323年被任命為埃及總督,他在亞歷山大的屍體被運送回馬其頓的路上,偷了屍體,送到埃及,造成是正式承繼人的樣子,以其保佑他在埃及的王權。公元前305年,仆托肋米在埃及稱王,成立仆托肋米/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Dynasty), 或埃及稱拉哥王朝(The Lagides), 稱號為仆托肋米一世索特爾(Ptolemy I Soter), 名字的 “Soter” 是 “Saviour” 救世主的意思。拉哥王朝主要統治埃及,首都是亞歷山大港,王朝直到公元前31年,在著名的埃及妖后克麗奧佩特拉七世 (Cleopatra VII) 的時期被羅馬帝國入主。
色婁苛王國掌管敘利亞及小亞細亞等地
至於亞歷山大所征服了的美索不達美亞,小亞細亞,及至印度部分邊境地區,則由另一位將軍色婁苛所佔據。色婁苛本來在亞歷山大去世後兩年成為巴比倫的總督,藉著埃及的幫助,打贏了Demetrius 及Antigonus I, 終在公元前305年,在敘利亞附近成立色婁苛王朝,名號為色婁苛一世尼加托爾(Selucid I Nicator)。色婁苛在公元前281年被暗殺,由兒子安提約古一世索特爾(Antiochus I Soter)繼位,再經歷幾代國王,在公元前223至187年安提約古第三大帝主政期間,進行了大規模行政改革,公元前175至164年安提約古第四厄丕法乃(Antiochus IV Epiphanes) 時佔領耶路撒冷,引發瑪加伯之戰。色婁苛王朝直到公元前64年被羅馬帝國征服。
希臘化與猶太人
至於亞歷山大所征服了的美索不達美亞,小亞細亞,及至印度部分邊境地區,則由另一位將軍色婁苛所佔據。色婁苛本來在亞歷山大去世後兩年成為巴比倫的總督,藉著埃及的幫助,打贏了Demetrius 及Antigonus I, 終在公元前305年,在敘利亞附近成立色婁苛王朝,名號為色婁苛一世尼加托爾(Selucid I Nicator)。色婁苛在公元前281年被暗殺,由兒子安提約古一世索特爾(Antiochus I Soter)繼位,再經歷幾代國王,在公元前223至187年安提約古第三大帝主政期間,進行了大規模行政改革,公元前175至164年安提約古第四厄丕法乃(Antiochus IV Epiphanes) 時佔領耶路撒冷,引發瑪加伯之戰。色婁苛王朝直到公元前64年被羅馬帝國征服。
希臘化與猶太人
雖然亞歷山大所征服的地方,被不同的家族佔領,但共同的地方是,他們都是馬其頓人,並制力推動希臘化。在這段時期,耶路撒冷也受到希臘文化,尤其是宗教上的衝擊。在瑪加伯上書第一章10到64節,便以嚴厲的字眼,從猶太人的角度,描述了安提約古第四厄丕法乃強推希臘文化的情形。其中最令猶太人受不了的,是被命令全國宗教統一,供奉希臘所信奉的神,更把違命的以色列人處死。
Photo Credit: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The Kingdoms of Diadochi c.300BC. Course Materials for Imperialisms, Ancient and Modern. http://www.thelatinlibrary.com/imperialism/;
http://www.thelatinlibrary.com/imperialism/maps/diadochi.jpg
Reference:
Encyclopedia Britannia Online (Access via HKU Library)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