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September 2015

耶穌復活了拉匝祿 (Jesus raised Lazarus)


若望福音第十一及十二章中,主要環繞耶穌與瑪爾大、瑪麗亞兩姊妹及她們的兄弟拉匝祿的故事,而其中又以耶穌復活死去數天的拉匝祿佔最多篇幅。

拉匝祿這個名字,在聖經裏,除了若望福音這裏外,只在路加福音十六章19至25節出現過。路加的拉匝祿,是耶穌所說的比喻中的一個乞丐,用他死後得以受到亞巴郎的善待,以對比富人死後的痛苦。

若望福音裏的拉匝祿,也是與死亡有關,說的是他在死後數天,由耶穌再給予生命的故事。其實在瑪竇、瑪爾谷及路加福音中,都有記述耶穌復活死人的事蹟。主角是雅依洛(Jairus)的十二歲女兒,而地點是在加里肋亞。雅依洛是一位地方首長,他去找耶穌訴說自己的女兒要死了,請耶穌救她回來。三部福音都說到耶穌被大群人包圍簇擁,從海邊走到雅依洛家中,途中發生了患了十二年血漏婦人摸了耶穌的衣服,憑著信德得以治愈,最後來到雅依洛家,復活了雅依洛的女兒。這裏並沒有說到雅依洛的女兒死去多久。(瑪8:18-26;谷5:21-43;路8:40-56)

路加福音第七章更描述了耶穌在加里肋亞(Galilee)的納因城(Nain)復活寡婦的獨子。當時那人已在棺材內,耶穌行經,對他的母親動了憐憫的心,就開口把年青人叫起來。這裏也沒有說到青年死去多久。(路7:11-17)

若望福音沒有提到雅依洛的女兒或納因城的寡婦獨子,但詳細描述了耶穌在近耶路撒冷的伯達尼(Bethany)復活瑪爾大及瑪麗亞姊妹的兄弟拉匝祿。耶穌本來在約但河對岸,獲悉拉匝祿得病後,再在當地逗留了兩天,才召門徒到猶大去,最後在拉匝祿死後四天,才到了伯達尼,去到墳墓,將擋著墓門的石頭挪開,把已發臭的拉匝祿,從墓中叫出來,拉匝祿出來的時候,『腳和手都纏著布條,面上還蒙著汗巾』。(若11:1-44)

復活雅依洛女兒的加里肋亞(Galilee, 13) 寡婦獨子的納因城(Nain, 19) 及近耶路撒冷的伯達尼(Bethany, 36)的所在地 (Taken from Bible History Online - Map of Ministry of Jesus at http://www.bible-history.com/map_jesus/MAPJESUS16_All_Galilee.htm)

在這整個過程中,若望特別強調了拉匝祿已死去多天,從而也突顯了耶穌帶來生命的能力。若望也藉著這事,帶出了耶穌是生命與復活的概念:
『耶穌說:「白日不是有十二個時辰麼?人若在白日行路,不會碰跌,因為看得見這世界的光;人若在黑夜行路,就要碰跌,因為他沒有光。」』(若11:9-10) 
『耶穌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若15:25-26)
耶穌復活拉匝祿一事,發生在猶太人區,大大引起了猶太人的注意,司祭長和法利塞人召集了會議,擔心眾人會因而信從耶穌,又擔心引起羅馬人注意,會對猶太民族及聖殿不利,因此密謀殺害耶穌。

Saturday 5 September 2015

瑪利亞以香油為耶穌抹腳 (Mary anointed the feet of Jesus with costly oil)


最近參與一個小團體的聖經分享會,主要閱讀若望福音。若望福音寫在公元約一百年,比其他三部對觀福音(瑪竇、馬爾谷及路加)要遲,相信是在若望年老時日,教會受迫害時,聖若望宗徒再整理了耶穌的教誨,著作而成,內容中所敘的事跡、及相關的編排,都有神學上的意義。

在編排方面,參考 New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可分為四大部分:
  1. 序言:『聖言成了血肉』(1:1-18)
  2. 徵兆之書  (Book of Signs): 『世界卻不認識祂』(1:19 - 12)
  3. 光榮之書  (Book of Glory): 『祂給信祂名字的人權能,好成為天主的子女』(13-20)
  4. 後記 (21)

在第二部分徵兆之書,又再細分為三部分:
  • 召集門徒 (1:19 - 4:54)
  • 有關耶穌的爭議 (5-10)
  • 耶穌給予生命及接收死亡 (11-12)

今天想看看第11及12章耶穌與瑪爾大及瑪利亞兩人的事。

瑪爾大(Martha) 是姐姐,瑪利亞 (Maria) 是她的妹妹,而拉匝祿 (Lazarus) 是她們的兄弟,都住在伯達尼(Bethany)。他們與耶穌非常友好,路加福音10:38-42就記載了瑪爾大接耶穌到家中為伺候耶穌,忙碌不已,並投訴妹妹瑪利亞只顧坐在耶穌身旁,耶穌卻道出瑪利亞作出陪伴耶穌的選擇,才是唯一需要的。

(http://www.sacredheartsaintpatrick.org/images/woman_anointing_Jesus_feet.JPG)

妹妹瑪利亞除了因陪伴耶穌而得到耶穌的喜愛,更曾以珍貴的香油,敷抹耶穌的腳,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若12:1-3) 耶穌也趁此時預告了自己的死亡,『這原是她為安葬我之日而保存的。』(若12:7)。近似的內容,在瑪竇福音26:6-13及馬爾谷14:3-9都有記載,不同的是瑪竇及馬爾谷都說的是婦人(但沒有指出是瑪利亞)把香液倒在耶穌的頭上,而不是腳上,也沒有提到以頭髮擦乾一事。地點方面,對觀福音指為伯達尼癩病人西滿的家裏,而若望福音只說有人在伯達尼為耶穌擺設了晚宴。

三部福音中的耶穌都提到了自己安葬之日,亦即預告了自己的死亡。福音也同時提到了同場的負賣耶穌的依斯加畧猶達斯(Judas Iscariot) 。瑪竇福音更提到猶達斯只為了三十塊銀錢,便答應向司祭長交出耶穌。與瑪利亞以價值三百德納的拿爾多香油,敷抹耶穌,成為對比。

至於瑪竇及馬爾谷記述把香油抹在頭上,常理是表達婦人已認出耶穌是默西亞,按王者之禮把香油抹在頭上,而若望所寫把香油抹在腳上,是有何用意,我暫時沒有資料。如參考路加福音7:36 至49節,描繪了當耶穌與法利塞人吃飯時,接受了一名罪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用眼淚滴濕了的耶穌的腳,再而熱切地親吻耶穌的腳,隨後抹上香液的內容,猜想抹在腳上有更謙卑的意思。耶穌後來也指出因這位罪婦愛得多,而赦免了她的罪。

Sunday 24 May 2015

依撒意亞的葡萄園之歌 (The Song of Vineyard by Isaiah the Prophet)


依撒意亞(Isaiah)是阿摩茲(Amoz)的兒子,在公元前740至700年間,南方猶太國(Judah)烏齊雅(Uzziah)、約堂(Jotham)、阿哈次(Ahaz)和希則克雅(Hezekiah)為猶大王時,作為先知。依撒意亞先知書是以依撒意亞為作者,第一至三十五章是預言集,三十六至三十九為歷史附録,四十至六十六章則被稱為安慰書,是依撒意亞安慰及鼓勵被流放的以色列人民的話。

在預言集內的第一至五章,依撒意亞以多個角度及描述當時以色列民雖作很多奉獻犧牲、行大祈禱,但沒有注視上主的作為,更不斷作惡,崇拜金銀和偶像,互相壓榨等,在第五章,就用以色列人熟悉的葡萄園,描劃了上主與猶太人的關係。 

*******************************

葡萄園詩(依5:107)

我要為我的愛友謳唱一首
論及他葡萄園的愛歌:
我的愛友有一座葡萄園,
位於肥沃的山崗上;

他翻掘了土地,除去了石塊,
栽上了精選的葡萄樹,
園中築了一座守望台,
又鑿了一個榨酒池:
原希望它結好葡萄,
它反倒結了野葡萄。

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猶大人啊!
現在請你們在我與我葡萄園之間,判別是非:

我為我的葡萄園所能做的,
還有什麼沒有做到?
我原希望它結好葡萄,
為什麼卻結了野葡萄?

現在我要告訴你們,
我將怎樣對待我的葡萄園:
我必撤去它的籬笆,讓它被吞噬;
拆毀它的圍牆,讓它受踐踏;

我要使他變成荒地,
不再修剪,不再耕鋤,
荊棘和蒺藜將叢叢而生;
並且我要命令雲彩
不再在它上降下時雨。

萬軍上主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
而猶大人即是他鍾愛的幼苗。
他原希望正義,看,竟是流血;
他原希望公平,看,卻是冤聲!

*******************
THE SONG OF THE VINEYARD (Isa 5:1-7)

Now let me sing of my friend,
my beloved’s song about his vineyard.
My friend had a vineyard
on a fertile hillside;

He spaded it, cleared it of stones,
and planted the choicest vines;
Within it he built a watchtower,
and hewed out a wine press.
Then he waited for the crop of grapes,
but it yielded rotten grapes.

Now, inhabitants of Jerusalem, people of Judah,
judge between me and my vineyard:

What more could be done for my vineyard
that I did not do?
Why, when I waited for the crop of grapes,
did it yield rotten grapes?

Now, I will let you know
what I am going to do to my vineyard:
Take away its hedge, give it to grazing,
break through its wall, let it be trampled!

Yes, I will make it a ruin:
it shall not be pruned or hoed,
but will be overgrown with thorns and briers;
I will command the clouds
not to rain upon it.

The vineyard of the LORD of hosts is the house of Israel,
the people of Judah, his cherished plant;
He waited for judgment, but see, bloodshed!
for justice, but hark, the outcry!

****************

詩歌的意思,相信對大部分的基督徒都不難理解,這裏讓我們了解多一點有關葡萄園在聖經中的意義。

葡萄園常常出現在聖經舊約及新約,明顯是一個與以色列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在以色列人初到 Canaan 時,葡萄已大規模在當地生長,主要是氣候及微斜的山坡合適生長,一般葡萄需數年生長,而詩中第二節頭四行,描述了所需的工序:「翻掘土地、除去石塊、栽上了精選的葡萄樹,園中築一座守望台,鑿一個榨酒池」。守望台是用作防範入侵者例如狐狸等。

葡萄在每年七月開始成熟至十月,一般在九月收割。葡萄園除出產新鮮葡萄外,也會產葡萄乾及葡萄酒。葡萄乾的製作是把葡萄鋪在平滑的地方晾乾,間中灑上橄欖油、轉面等,晾乾後放在容器中埋在地下儲起作糧食。

葡萄還可以製成另一產品,聖經中稱為『蜜』的食物。原來這蜜並非從蜜蜂採來的花蜜,而是由葡萄提煉出來的甜品,用作調味之用。

由於葡萄園的重要性,舊約聖經裏有不少關於葡萄園的禮節和規條。例如『葡萄摘後不應去搜;葡萄園內掉下的,不應拾取,應留給窮人和外方人』(肋19:10);『一塊田內,不可播上 不同的種子』(肋19:19);『六年之內,你可播種田地;六年之內,你可 修剪葡萄園,收穫其中的出產。但到第七年,地應完全休息,是上主的安息年。你 不可播種田地,也不可剪修葡萄園;連你收穫後而自然生出的,你也不可收割;葡萄樹未加修剪而結的葡萄, 你也不可採摘;是地完全休息的一年。』(肋25:3-5);『在你的葡萄園內,不可撒上兩樣種子,免得你撒種子的收穫和葡萄園的出產, 都成了禁物。』(申22:9);『幾時你進入你鄰人的葡萄園,你可隨意摘食葡萄,可以吃飽,但不可裝入你的 器皿內。』(申23:25)等。

相信是由於種植葡萄所需的各種氣候配合,好收成的葡萄園會被視作上主的眷顧及恩賜,在依撒意亞的葡萄園詩中,就以『精選的葡萄樹』,比喻被揀選的以色列民,得罪上主的,會比喻為酸苦的葡萄:誠然,他們的葡萄秧,出自索多瑪的葡萄園,來自哈摩辣的田園;他們的葡萄是毒葡萄,粒粒葡萄皆酸苦。』(申32:32-33)。


Reference: 
1. Encyclopedia of the Bible: Vine, Vineyard.  Bible Gateway. Access: https://www.biblegateway.com/resources/encyclopedia-of-the-bible/Vine-Vineyard

2. 房志榮。一首含義深湛的古詩『葡萄園之歌』。神學論集1970(06期):451-5頁。Access: http://archive.hsscol.org.hk/Archive/periodical/ct/CT006A1.htm

3. Grapevines and Vineyards.  Bible Places.  Access: http://www.bibleplaces.com/grapevines-vineyards.htm

Friday 27 March 2015

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 (Pharisees and Sadducees)


瑪加伯家族管轄猶大地區期間,猶太人當中有不同宗教派別(Sect)的出現。其中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都在新約時代,扮演重要角色。在Bible Gateway 網頁的小統計,英文版的『法利塞人』在新約出現過86次,而『撒杜塞人』則出現過15次。


法利塞人 撒杜塞人
總計 86 15
瑪竇 30 8
馬爾谷 12 1
路加 21 1
若望 18 0
宗徒大事錄 5 5



暫時讓我們先略過每節的內容,先看看『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代表些什麼。原來,這兩個派別都是從猶太人歷史上的第二次聖殿期產生的。

聖殿是猶太人的宗教中心。第一次聖殿期(First Temple Period)是指自撒羅滿建造聖殿成為宗教中心,一直到公元前587年巴比倫攻佔耶路撒冷,焚毀聖殿,並把猶太人充軍為止。第二次聖殿期(Second Temple Period),則是始於波斯人滅了巴比倫,讓充軍的猶太人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直到公元後再被羅馬人毀滅。

在第二聖殿期,猶太人基本上受各個外族統治,聖殿便成了大家聚集的地方,司祭、經師漸漸成了一些較有權利的人。這些人當中,又對教義上有不同看法,便出現了不同的派別,包括法利塞人(Pharisees)、撒杜塞人(Sadducees)、艾賽尼派人(Essenes)。其中最有影響力的,便是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

法利塞人(Pharisees) 主要是在公元前約150年,阿斯摩乃家族的若望依爾卡諾一世(John Hyrcanus I) 時期開始活躍。法利塞人這個名字本來的意思是「分離的」(The Separated),大概是指他們對「外邦人」、「不潔」、「罪人」、或未有嚴厲遵守梅瑟法律的猶太人的抗拒。他們基本上是出自平民經師等,著重書寫及口傳的法律,相信透過教育,傳授對法律的詮釋,堅守齋戒等。雖然在新約裏,時有對法利塞人的批評,但聖經學家認為,正是由於法利塞人容許口傳的法律詮釋,讓他們比較能因應時代轉變,對經書有更富彈性的解釋,反使他們成為當代的開明人士(Liberals)。信念上,法利塞人相信在神的旨意下人的自由意志(human freedom under the control of divine providence)、相信復活(resurrection)、天使(angels)、默西亞的來臨(the coming of Messiah),及以色列家族的回歸一起(the ingathering of the Israel tribes)等。估計最盛時約有六千人為法利塞人。

撒杜塞人(Sadducees)這個命名,是出自在撒羅滿年代的司祭匝多克(Zadok)(列王紀上1:26),意思是匝多克之子(Son of Zadok)。撒杜塞人約在公元前二世紀,即是比法利塞人更早出現在猶太人當中。雖然號稱出自大司祭,後來主要是猶太人中的貴族、司祭等的上層社會人士。在瑪加伯死後,瑪加伯的弟弟約納堂成為領導人兼被拉攏委任為司祭管治猶太人,聖經學家的評論是,撒杜塞人可能是為維持自己的地位,而沒有因應猶太人傳統的司祭傳授方法提出反對。其後撒杜塞人也時會支持阿斯摩乃王國內由國王兼任大司祭的作法,並因此與當時活躍的法利塞人意見相左。撒杜塞人認為法律解釋是屬於司祭的領域,因此反對口傳的律法及詮釋,也反對任何猶太教律相關的現代化及發展,他們認為人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相信神的旨意 (divine providence), 也不相信人死後的靈魂、償報及懲罰,也不相信復活及天使等。在公元70年後,撒杜塞人已從此在歷史上消失。

從以上的描述,可看到雖然新約裏時有用「法利塞人與撒杜塞人」批評一些反對耶穌的人,事實上他們在信念上有許多相反之處,也因此互相反對。在阿斯摩乃家族掌權時代,兩派人因應當時國王的信念,時有當權或失勢甚至被追殺。總的來說,聖經學者對法利塞人有較正面的評價。

明白了這兩個派別的組成及信念,可以讓我們更了解新約內的一些討論,也可能會對本是法利塞人的聖保祿宗徒的歸化,有多一點的領悟。



Reference:

- Wright AG, Murphy RE, Fitzmyer JA.  A history of Israel.  In: Brown RE, Fitzmyer JA, Murphy RE, Carm O.  The New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1990.  Prentice Hall; 2011; chapter 75; page 1243-44.

- Wikipedia.

Friday 6 February 2015

阿斯摩乃王朝下的耶路撒冷 (Jerusalem under the Hasmonean Dynasty)

猶大瑪加伯的事蹟為後來的阿斯摩乃王朝(Hasmonean Dynasty)得以掌管猶太地區奠下基礎。以色列猶太國在公元前五百多年被巴比倫滅亡,其後長期被巴比倫、波斯及受希臘文化影響的馬其頓王們管治,猶大瑪加伯的弟弟約納堂趁著兩雄相爭,在耶路撒冷及猶大地區以戰爭及結盟等方式,得掌權位。小亞細亞王色婁苛的亞歷山大巴拉,委他為大司祭,在與埃及仆托肋米第六的女兒克婁帕達舉行婚禮時,邀請了約納堂與他們兩位國王平起平坐,『國王為光榮他,又將他列入一等朋友中,並且封他為統帥,為總督。』(加上10:65)亞歷山大巴拉死後,即位的徳默特琉第二繼續優待他,並『將猶太地,及由撒瑪黎雅劃歸猶太的阿斐賴瑪、里達和辣瑪塔因三區,以及一切屬鎮,歸於他們。』

約納堂死後,他的兄長息孟(Simon Thassi)續被選為領袖、大司祭及元帥,管治猶大地區。根據瑪加伯上書,
『息孟執政期間,猶太國泰民安,
他只謀求自己民族的福利,
因此對他的統治,人民心悅誠服,他榮耀一生常存。
除此榮耀外,又佔據了約培,建為海港,闢作通往海島的口岸;
他開拓了本國的疆域,全國都在他權下。』(加上14:4-6)
"The land had rest all the days of Simon.
    He sought the good of his nation;
his rule was pleasing to them,
    as was the honor shown him, all his days.
To crown all his honors he took Joppa for a harbor,
    and opened a way to the isles of the sea.
He extended the borders of his nation,
    and gained full control of the country."

息孟年老出巡被埋伏殺害後,他的兒子若望依爾卡諾(John Hyrcanus)繼位,在公元前110年,藉著色婁苛王朝內亂衰微時,趁機稱王,成為阿斯摩乃王國(Hasmonean Kingdom)。
阿斯摩乃王朝出自司祭瑪塔提雅的後代 

阿斯摩乃(Hasmonean)這個名字,在聖經裏沒有正式出現過,其他一些資料顯示,阿斯摩乃是司祭瑪塔提雅的祖父。阿斯摩乃王國自公元前110年若望依爾卡諾起,經歷連他在內共八位國王,都是出自司祭瑪塔提雅的後代,直到公元前63年,羅馬帝國攻佔耶路撒冷引致滅亡,直到公元前37年由羅馬委任厄東人(Edomite)大黑落徳(Herod the Great)成為猶大民長,管轄耶路撒冷及猶大等地。

在這阿斯摩乃王朝(Hasmonean Dynasty)約一百年內,經歷了幾件重要的事。首先瑪塔提雅家族內為爭奪王位而內鬥,對外面對羅馬帝國的興起及與其他外族人士的戰爭,而最後引起有野心的厄東人安提帕特(Antipater)暗中策劃得到羅馬支持,讓他的兒子大黑落徳被任命為猶太民長,而大黑落徳也娶了若望依爾卡諾曾孫的女兒,也算是與阿斯摩乃王朝瑪塔提雅一家扯上了關係。而在宗教上,出現不同的派別,尤其法利塞人(Pharisees)和撒杜塞人(Sadducees)的出現,這些派別,後來都在新約時代發生影響。


Photo credit: 
"Maccabean dynasty" by Marshall46 - Own work.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accabean_dynasty.PNG#mediaviewer/File:Maccabean_dynasty.PNG


Thursday 5 February 2015

約納堂掌管猶大地區 (Jonathan to rule over Judea)


猶大瑪加伯三面受敵

猶大瑪加伯雖然打了許多勝仗,又重修聖殿,但他馬上面臨三方的新舊敵人。首先猶太人引來其他被小亞細亞敘利亞王統治的人民的嫉妒,第二他繼續受到色婁苛王朝的追殺,第三,他面對以色列人當中,尤其是司祭的反對,而其中,又以想作大司祭的阿耳基慕(Alcimus)為主。當時適逢色婁苛王朝內亂,安提約古(Antiochus)避走波斯及里息雅(Lysias)又不濟,色婁苛第四(Seleucus)的兒子徳默特琉一世(Demetrius I)在羅馬自稱為王,而他的軍隊後來殺了安提約古(Antiochus)及里息雅(Lysias)擁他回安提約基雅稱王,阿耳基慕趁機走到徳默特琉面前指控猶大瑪加伯。徳默特琉王果然委任阿耳基慕為大司祭,聯同自己的朋友河西總督(Governor of the Province Beyond the River)巴基徳(Bacchides),讓他們向以色列人報復,又派大將尼加諾爾(Nicanor),想殲滅以色列人。經過一番折騰,猶大瑪加伯殺了尼加諾爾。

尼加諾爾被殺,徳默特琉大受刺激,便再派巴基徳及阿耳基慕領右翼軍到猶大地,這次,來勢兇兇,終於在公元前160年厄拉撒之戰(Battle of Elasa)殺死了猶大瑪加伯,而他的弟弟約納堂阿弗斯(Jonathan Apphus)則被推選出來代替猶大瑪加伯成為領袖。不久,阿耳基慕突然得病而死,又藉著戰爭及談判,巴基徳也同意不再犯猶太國境,以色列得享了一段太平日子,而約納堂便住在米革瑪斯(Michmash),『開始治理百姓。』(瑪上9:73)


色婁苛家族
(http://www.livius.org/se-sg/seleucids/seleucid_kings.html)


猶大弟弟約納堂成為大司祭掌管猶大地區

這時色婁苛王朝發生了內鬨,冒起了第二個權力中心:除當時在位的徳默特琉一世外,安提約古第四厄丕法乃的另一個兒子由埃及支持回來挑戰徳默特琉一世。兩方都寫信給約納堂拉攏他,其中亞歷山大首先提出和談,爽快委任約納堂為大司祭(High Priest),稱他為君王的朋友,又送他『紫袍和金冠』(Purple robe and golden crown); 另一方,徳默特琉則說了很多好話,答應送財物、免稅等許多好處,讓他們歸管於一名大司祭。

面對兩方拉攏,又記得徳默特琉之前的迫害,約納堂便選擇與亞歷山大結盟。亞歷山大後來在埃及的幫助下,取代徳默特琉一世作王十多年(公元前150至145年),約納堂也管治了猶大地。從這時直到埃及出賣亞歷山大,而令徳默特琉一世的兒子徳默特琉二世在公元前145年搶回王位的初期,猶大地區大約已成為一個由約納堂大司祭自己管轄的地區。

紀念猶大瑪加伯重修聖殿的光明節(Hanukkah)

為紀念公元前167年猶大瑪加伯(Judas Maccabeus)帶領兄弟重上熙雍山,清潔及修復聖殿,舉行祝聖禮這件令猶太人大為鼓舞的事(請閱猶大瑪加伯重修聖殿(Judas Maccabeus restored the Temple),猶太傳統是在基色婁月二十五日起,一連八天歡樂慶祝。希伯來文的"Hanukkah", 是"Festival of Dedication" 或 "Festival of Lights" 的意思。習慣每天要點燃一枝臘燭,外加一枝高大一點的,直至八天過去。

這個傳統在瑪加伯上書四章52至56節有這樣的記述:在『基色婁月二十五日清晨,他們起來,按照法律,在新建的全燔祭壇上獻祭。即在異民玷污祭壇的同月同日,於唱歌、彈琴、鼓瑟和鳴鈸中,祝聖了祭壇。全體百姓都俯首至地,欽崇讚美那使他們成功的上天。八日之久,舉行祭壇的祝聖典禮,都歡樂地獻了全燔祭、和平祭及感恩祭。』"They rose early on the morning of the twenty-fifth day of the ninth month, that is, the month of Kislev…, and offered sacrifice according to the law on the new altar for burnt offerings that they had made.  On the anniversary of the day on which the Gentiles had desecrated it, on that very day it was rededicated with songs, harps, lyres, and cymbals.  All the people prostrated themselves and adored and praised Heaven, who had given them success.  For eight days they celebrated the dedication of the altar and joyfully offered burnt offerings and sacrifices of deliverance and praise.."

第59節再記述這個後來稱為 "Hannukah", 或 "Feast of Dedication",  一連慶祝八天的猶太節日:『猶大和他的兄弟們,以及以色列全會眾,規定年年在這節期,慶祝重新祝聖祭壇節,即由「基色婁」月二十五日起,一連八天歡樂慶祝』"Then Judas and his brothers and the entire assembly of Israel decreed that every year for eight days, from the twenty-fifth day of the month Kislev, the days of the dedication of the altar should be observed with joy and gladness on the anniversary."

新約若望福音10章22至24節,也提到這個節日,基督教聖經稱作「修殿節」,而思高聖經則作「重建節」:『那時,在耶路撒冷舉行重建節,正是冬天。耶穌徘徊於聖殿內撒羅滿遊廊下。猶太人圍起他來,向他說:「你使我們的心神懸疑不定,要到幾時呢?你如果是默西亞,就坦白告訴我們罷!」』"The feast of the Dedication* was then taking place in Jerusalem. It was winter.  And Jesus walked about in the temple area on the Portico of Solomon. So the Jews gathered around him and said to him, “How long are you going to keep us in suspense? If you are the Messiah, tell us plainly.”"(John 10:22-24)

Tuesday 3 February 2015

猶大瑪加伯重修聖殿(Judas Maccabeus restored the Temple)


在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死後,由於缺乏一名能力與他相近的領導者,亞歷山大的江山被幾位將軍瓜分,其中埃及的總督仆托肋米(Ptolemy)在埃及自封為王,轄地本來包括耶路撒冷,然而,在小亞細亞敘利亞一帶稱王的安提約古第四厄丕法乃(Antiochus IV Epiphanes) 強勢,大勝埃及的仆托肋米王,又佔領了耶路撒冷。安提約古第四厄丕法乃從埃及回國時,不顧一切進入聖殿大肆破壞, 搬走貴重物品(瑪加伯上1:10-28),同時,又派來名為阿頗羅尼(Apollonius)的總管來殺害以色列人,廢除一切猶太人的宗教奠祭傳統等(瑪加伯上1:29-64),在這個背景下,便出現了司祭瑪塔提雅一家反抗丕法乃的事。

瑪塔提雅(Mattathias)是出自約雅黎布家(Joarib)的司祭。他有五個兒子:若望,又名加狄(John, or called Gaddi),息孟,又名塔息(Simon, or called Thassi),猶大,又名瑪加伯(Judas, or called Maccabeus),厄肋阿匝爾,又名奧郎(Eleazar, or called Avaran),及約納堂,又名阿弗斯(Jonathan, or called Apphus)。當時瑪塔提雅已從耶路撒冷遷往摩丁(Modein),他首先感到必須起來保護聖殿。一天,他看見一名猶太人背棄自己的主,向希臘的神拜祭,他便馬上把那人殺死,又把迫令人民獻祭的王吏殺了,並拆毀祭壇,隨後,他與兒子們,號令支持者避走曠野。在曠野裡,他們與哈息待黨派的人(Hasideans)會合,組成軍隊,奮勇對抗前來追殺他們的人。瑪塔提雅因此受到以色列人的尊重,在他死後,全以色列為他誌哀。(瑪加伯上2章)

瑪塔提雅死後,兒子猶大瑪加伯帶領眾人,在猶太各城為以色列作戰,殺死了總管阿頗羅尼(Apollonius)及敘利亞(Syria)軍長色龍(Seron),令安提約古王也大大震驚,藉徵收捐稅為名,避到波斯各地,另託王族出身的貴人里息雅(Lysias)代理國政。里息雅派了哥爾基雅(Gorgias)出兵,在厄瑪烏(Emmaus)一戰,敗給猶大,最後里息雅親自帶兵在依杜默雅(Idumea)貝特族爾(Beth-zur)與猶大交鋒,敗走安提約基雅(Antioch)。這時,猶大終於帶領以色列人上熙雍山(Mount Zion)修整聖殿,在公元前167年,在新建的全燔祭壇上獻祭。(瑪加伯上3至4章)


韓徳爾之神劇猶大瑪加伯
http://www.deutschegrammophon.com/en/cat/4476922
十七至十八世紀音樂家韓徳爾(Handel)便跟據瑪塔提雅及猶大瑪加伯的事績,著作了一齣三幕的神劇(Oratorio),名為猶大瑪加伯(Judas Maccabaeus (HWV 63))。其中兩首曲目為"Rejoice O Judah" 及"Hallelujah Amen" 可參考Youtube 之
Rejoice O Judah & Hallelujah, Amen from Judas Maccabaeu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XX_SChmsis)

猶大瑪加伯不但如他父親所說的自幼奮勇,他並能理智用兵,向天主謙卑,亦善於激勵士兵同袍,不愧他受到多方的敬配。讓我們再讀一次在這兩章內,猶大瑪加伯幾段振奮人心的說話。首先,在與敘利亞軍長色龍交戰前,他鼓勵眾人:

『多數人困在少數人手裏,是容易的事;用多數或用少數人施救為上天沒有區別。因為戰爭的勝利,不在乎軍隊的多寡,而在乎由天而來力量。他們來攻打我們,蠻橫傲慢,無法無天,原為剷除我們和我們的妻子兒女,前來洗劫搶掠。但是,我們是為保護性命和法律而戰;因此,天主必會親自在我們面前粉碎他們;所以千萬不要害怕!』
"Many are easily hemmed in by a few; in the sight of Heaven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deliverance by many or by few; for victory in war does not depend upon the size of the army, but on strength that comes from Heaven. With great presumption and lawlessness they come against us to destroy us and our wives and children and to despoil us; but we are fighting for our lives and our laws. He will crush them before us; so do not fear them."
在面對哥爾基雅的厄瑪烏之戰,猶大瑪加伯對同人說:
『你們不必害怕他們人數眾多,也不要畏懼他們的攻擊。你們要回憶,當我們的祖先被法郎的軍隊追趕的時候,他們怎樣在紅海裏獲救。現在我們要呼籲上天,希望他憐憫我們,記憶他與我們祖先立的盟約,今天在我們前粉碎這支軍隊,使萬民知道,有一位解救以色列的。』
"Do not fear their numbers or dread their attack. Remember how our ancestors were saved in the Red Sea, when Pharaoh pursued them with an army. So now let us cry to Heaven in the hope that he will favor us, remember the covenant with our ancestors, and destroy this army before us today. All the Gentiles shall know that there is One who redeems and delivers Israel."

猶大瑪加伯在與里息雅交鋒之前,得悉敵軍實在強大,便作了以下的祈禱:
『以色列的救主,你是可讚美的!從前你藉著你僕人達味的手,粉碎了巨人強力的襲擊,你曾把外方人的軍營,交在撒烏耳之子約納堂,和他執戟者的手中; 
請你將這支軍隊,困在你百姓以色列的手中罷!使他們的兵馬都蒙受羞辱。 
請你使他們恐怖,消散他們逞強的勇氣,使他們因潰敗而顫慄。 
請你使他們喪身在愛你之人的刀下,使那些認識你名的人,用詩歌來讚頌你。』
“Blessed are you, Savior of Israel, who crushed the attack of the mighty one by the hand of your servant David and delivered the foreign camp into the hand of Jonathan, the son of Saul, and his armor-bearer. 
Give this army into the hands of your people Israel; make them ashamed of their troops and their cavalry. 
Strike them with cowardice, weaken the boldness of their strength, and let them tremble at their own destruction. 
Strike them down by the sword of those who love you, that all who know your name may sing your praise.”

Thursday 22 January 2015

希臘化時期 (The Hellenistic Era)


亞歷山大大帝奮力征戰十二多年,在統治方面,主張不同民族和平共處,他在各處設立總督(Satrap), 管治人民,而最影響後世的,是他把希臘文化傳遍中東及埃及地區。 亞歷山大統治雖然短,希臘文化已在各地萌芽,與中東各地文化交接,在以後三百年,產生了許多希臘化的民風。這段時期,被十九世紀的德國歷史學家 Droysen 首先用 “Hellenism” 去形容希臘文化在非希臘人中傳播及發展的情況。"Hellenes" 是希臘文的“Greeks”,指原居住在希臘(Greece)、塞浦路斯(Cyprus)、安那托利亞(Anatolia)及南意大利(Southern Italy)的民族。現在 “Hellenistic Period” 或 “Hellenistic Age”等已成為歷史學家所用的正式名稱,以指從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後至到羅馬帝國入主的這段時期。 

雖然他在公元前323年忽然逝世,引發了隨後數年(大約公元前319至287年)的承繼人之爭(the Diadochi),經歷了二三十年的戰爭後,亞歷山大打下的江山被三個王國分佔。

公元前275年時的舊亞歷山大帝國已被安提柯(Antigonid),
仆托肋米(Ptolemy)及色婁苛(Selucid)三大王國分佔

安提柯王國掌管馬其頓

馬其頓,亦即亞歷山大的家鄉,首先被他的將軍卡山德 (Cassander),安提帕特的長子所佔據,而亞歷山大的妻子(Roxana)、兒子、及母親(Olympias)均被他所殺。卡山德於公元前305年成為馬其頓國王,建立安提帕特王朝(Antipatrid Dynasty)。卡山德的後代被另一位亞歷山大的將軍安提柯一世獨眼 (Antigonus I Monophthalmus)的兒子徳米特利一世(Demetrius I Poliorcetes)所殺,而這個短暫的安提帕特王朝也被安提柯一世所建立的安提柯王國(Antigonid kingdom) 所取代。

仆托肋米(或拉哥)王國掌管埃及

南面的埃及由當時被亞歷山大任命的總督仆托肋米(Ptolemy, 或譯托勒密)所管轄。他本是亞歷山大的將軍,公元前323年被任命為埃及總督,他在亞歷山大的屍體被運送回馬其頓的路上,偷了屍體,送到埃及,造成是正式承繼人的樣子,以其保佑他在埃及的王權。公元前305年,仆托肋米在埃及稱王,成立仆托肋米/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Dynasty), 或埃及稱拉哥王朝(The Lagides), 稱號為仆托肋米一世索特爾(Ptolemy I Soter), 名字的 “Soter” 是 “Saviour” 救世主的意思。拉哥王朝主要統治埃及,首都是亞歷山大港,王朝直到公元前31年,在著名的埃及妖后克麗奧佩特拉七世 (Cleopatra VII) 的時期被羅馬帝國入主。

色婁苛王國掌管敘利亞及小亞細亞等地

至於亞歷山大所征服了的美索不達美亞,小亞細亞,及至印度部分邊境地區,則由另一位將軍色婁苛所佔據。色婁苛本來在亞歷山大去世後兩年成為巴比倫的總督,藉著埃及的幫助,打贏了Demetrius 及Antigonus I, 終在公元前305年,在敘利亞附近成立色婁苛王朝,名號為色婁苛一世尼加托爾(Selucid I Nicator)。色婁苛在公元前281年被暗殺,由兒子安提約古一世索特爾(Antiochus I Soter)繼位,再經歷幾代國王,在公元前223至187年安提約古第三大帝主政期間,進行了大規模行政改革,公元前175至164年安提約古第四厄丕法乃(Antiochus IV Epiphanes) 時佔領耶路撒冷,引發瑪加伯之戰。色婁苛王朝直到公元前64年被羅馬帝國征服。

希臘化與猶太人

雖然亞歷山大所征服的地方,被不同的家族佔領,但共同的地方是,他們都是馬其頓人,並制力推動希臘化。在這段時期,耶路撒冷也受到希臘文化,尤其是宗教上的衝擊。在瑪加伯上書第一章10到64節,便以嚴厲的字眼,從猶太人的角度,描述了安提約古第四厄丕法乃強推希臘文化的情形。其中最令猶太人受不了的,是被命令全國宗教統一,供奉希臘所信奉的神,更把違命的以色列人處死。

Photo Credit: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The Kingdoms of Diadochi c.300BC.  Course Materials for Imperialisms, Ancient and Modern. http://www.thelatinlibrary.com/imperialism/;
http://www.thelatinlibrary.com/imperialism/maps/diadochi.jpg 

Reference: 
Encyclopedia Britannia Online (Access via HKU Library)
Wikipedia.

Tuesday 20 January 2015

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大帝帶來的希臘文化 (Hellenistic Culture brought by Alexander the Great the Macedonian King)


自猶大國在公元前587年滅亡後,猶太人經歷了巴比倫時代的充軍生涯,隨後在公元前538年波斯國的統治下稍作喘息,回到耶路撒冷重修聖殿,進行宗教改革,到了公元前333年,當馬其頓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及近東地區後,又須重新面對希臘文化的衝擊。在這個距離耶穌出現前三百多年的時期, 讓我們停下來,認識一下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統治理念。

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 III),即後來所稱的亞歷山大大帝,其實是馬其頓人(Macedonian)。他生於公元前356年,當時的馬其頓國王,就是他的父親斐理伯二世(Philip II),而斐理伯二世本身也是一位很有軍事才能的國王,他在公元前338年已征服南面的希臘。亞歷山大13至16歲時受到希臘亞里士多德的教導,當父親出外征戰時,已代父親親政。斐理伯二世於公元前336年被暗殺,二十歲的亞歷山大即接掌軍隊,在隨後的十二年多內征討了波斯國(Persian Empire)、敘利亞(Syria)及埃及(Egypt)等地,國境達五百二十萬平方公里,是當時最大的王國(美國約佔九百五十萬平方公里)。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帝國
(Source: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exander_the_Great)

隨著王國的急速擴張,亞歷山大雖然在公元前326至324年間致力於建立管治系統,但是由於他在公元前323年忽然在巴比倫病逝,又未有繼承人,這個亞歷山大帝國馬上分裂,由他的大將分別在敘利亞及埃及建立王國。

這段有關亞歷山大大帝的歷史,在聖經中,被概括在舊約瑪加伯書上卷(1 Maccabees)第一章一至九節「亞歷山大王史略」之內,一般認為有關亞歷山大在病中把國家分給同僚的說法,並不正確:
『馬其頓人、斐理伯的兒子亞歷山大由基廷地出擊,戰勝了波斯和瑪待國王達理阿以後,遂代之為王,成為第一位希臘王。他身經百戰,攻佔了許多要塞,斬殺了各地的君王,踏遍了大地四極,據掠了許多民族的財物,以致大地在他面前都默然無言,因此他心高氣傲,妄自尊大。他招募了精銳的軍隊,征服各地、各族、各王,使他們向他納稅進貢。此後,當他患病在床,自覺將要去世的時候,召集了與他自幼長大成人,身為同僚的貴族,乘自己還活著的時候,把國家分給他們。亞歷山大為王十二年去了世。於是他的臣相各據一方,他死後,各自加冕稱王,他們和繼位的子孫,以後多年之久,所做的惡事遍佈全國。』
“After Alexander the Macedonian, Philip’s son, who came from the land of Kittim, had defeated Darius, king of the Persians and Medes, he became king in his place, having first ruled in Greece.  He fought many battles, captured fortresses, and put the kings of the earth to death.  He advanced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 gathering plunder from many nations; the earth fell silent before him, and his heart became proud and arrogant.  He collected a very strong army and won dominion over provinces, nations, and rulers, and they paid him tribute.  But after all this he took to his bed, realizing that he was going to die.  So he summoned his noblest officers, who had been brought up with him from his youth, and divided his kingdom among them while he was still alive.  Alexander had reigned twelve years when he died.  So his officers took over his kingdom, each in his own territory, and after his death they all put on diadems, and so did their sons after them for many years, multiplying evils on the earth.”
亞歷山大帝國的統治雖短,卻影響深遠。首先,他把自己熟悉的希臘文化(Hellenism)帶到中東地區,瑪加伯的作者,稱亞歷山大為「希臘王」,可能就是因他帶來的希臘文化。也因他本身的興趣及對知識的追求,帶起了對地理及歷史知識探討的興趣。在他所到之處,他不斷建立城市,其中埃及的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便是帶有濃重希臘色彩,現已是埃及繼開羅之後的第二大城市。他又打開了沿途各處的貿易互通和文化交流,這些發展,都對隨後的文化歷史及宗教發展,奠下基礎。

寫到這裡,想起了有關馬其頓(Macedonia)的名稱爭議。馬其頓在那裡?在谷歌地圖(google map)可以找到馬其頓位於南歐(South Europe)巴爾幹半島(Balkan Peninsula),南面是希臘(Greece),東面是保加利亞(Bulgaria),北面是塞爾維亞(Serbia),西面是阿爾巴尼亞(Albania)。在地圖上有 FYROM 五個英文子母,代表 (The) Former Yugoslov Republic of Macedonia, 或稱「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這是在聯合國的名稱,以暫時解決十九至二十世紀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都各自稱為馬其頓主權國的爭議。其中希臘與馬其頓的爭論,包括希臘認為馬其頓一向是希臘的一個北方省份,而馬其頓則認為馬其頓自古已是主權國家等,最為激烈。目前已有不少國家,接受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Macedonia)這個名稱。



現時的馬其頓屬於共和國政治體制,是在1991年脫離南斯拉夫(Yugoslovakia)獨立後成立,首都是斯科普里(Skopje), 佔地二萬五千七百多平方公里,人口約二百一十萬。根據維基百科,馬其頓約六成多是馬其頓人,兩成多為阿爾巴尼亞人,其餘有土耳其人,塞爾維亞人等。馬其頓人屬於印歐民族中的斯拉夫族人(Slavs),而阿爾巴尼亞人則屬伊利里爾人(Illyrians), 各屬不同語系。

Reference:
  1. Encyclopedia Britannia Online. Articles on Alexander the Great, Philip II, Macedonia.
  2. Wikepedia.  Alexander the Gre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exander_the_Great)
  3. Wikepedia. Republic of Macedon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public_of_Macedonia)
  4. BBC News. Macedonia Profile. (http://www.bbc.com/news/world-europe-17550407)
  5. History of Macedonia Blog. (http://historyofmacedonia.org/ConciseMacedonia.html)


Thursday 1 January 2015

波斯王朝統治下的耶路撒冷 (Jerusalem under the Persian Reign)


公元前五三九年,波斯王攻陷巴比倫,佔據中亞細亞美索不達美亞的地區,與巴比倫帝國不同的是,波斯王容許各民族居住原地,保持原本宗教,當時以色列及猶大人已被放逐充軍超過五十年,被容許回歸耶路撒冷,重建聖殿。

舊約的厄斯德拉(Ezra)上下書(下書又稱為乃赫米雅(Nehemiah)),就是描述幾件與這個時期以色列及猶大人重建宗教秩序的事蹟。這兩部書的內容次序有點兒亂,由於都是以當時的波斯國王名號作依據,參考了附表波斯帝國十一位國王的次序後,可將厄斯德拉上下書的內容歸納為以下六大部分:


公元前 (BC) 波斯帝國國王 (Persian Emperor)
539 居魯士 (Cyrus)
529 坎拜栖茲 (Cambyses)
522 達理阿一世 (Darius I)
486 薛西斯一世 (Xerxes I)
465 阿塔薛西斯一世 (Artaxerxes I)
423 薛西斯二世 (Xerxes II)
423 達理阿二世 (Darius II)
404 阿塔薛西斯二世 (Artaxerxes II)
358 阿塔薛西斯三世 (Artaxerxes III)
338 阿爾色斯 (Arsetis)
336 達理阿三世 (Darius III)

一、自居魯士(Cyrus)為王後至達理阿一世(Darius I)期間,以色列及猶大人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中途遇到阻隢,後得解決,而聖殿終於在達理阿一世第六年「阿達爾」月初三日完工;(厄上1-6) 
二、猶大支派的乃赫米雅(Nehemiah)在阿塔薛西斯一世(Artaxerxes I)第二十年得到國王允許回耶路撒冷,決議重修城垣,幾經困難,終於在「厄路耳」月二十五日完工;(厄下1-6) 
三、乃赫米雅自阿塔薛西斯一世二十至三十二年間被任命為猶大省長,除修城外,更有肋未司祭(Priest)兼經師(Scribe)厄斯德拉第一次回國,協助乃赫米雅重整宗教秩序,時約三十五歲;(厄下8:12) 
四、乃赫米雅在阿塔薛西斯一世第三十二年再次回國,改革宗教;(厄下13) 
五、肋未司祭兼經師厄斯德拉第二次回國(約七十五歲),在阿塔薛西斯二世(Artaxerxes II)在位第七年一月一日從巴比倫起程,至五月回到耶路撒冷,召集肋未人,及處理以色列人在充軍期間沒有聽從梅瑟而與外方人女子通婚一事;(厄上7-10) 
六、補記一些族譜、回鄉記錄等。

書中可大約了解乃赫米雅時期,耶路撒冷的情況。當時,城垣塌落,城門又被焚毀,猶太人受到其他族人的仇視及擾亂,生活窮困,猶大人甚至向自己的同胞索取重利,靠乃赫米雅的處理,才有改善。